08:00-21:30(周一至周日)
020-36229300
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,寒露节气后,昼渐短,夜渐长,日照减少,热气慢慢退去,寒气渐生。寒露是“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”。意思是说寒露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都快要凝结成霜了。二十四节气里白露、寒露、霜降三个节气,都表示水汽凝结现象,如果说“白露”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渡,那么“寒露”节气则是天气转寒的象征,正如俗语所说的那样:“寒露寒露,遍地冷露”。寒露的露水已寒光四射。随着气候逐渐转冷,世间万物,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“阳气”也开始逐渐收敛,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和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平衡。寒露气温比以往的节气会更低,地面的露水更冷,快要凝结成霜了。
除了预防寒邪的侵袭,同时还应促进自身阳气的收敛与保养,是这个时节导引与养生的重点。今年的寒露节气由于最近低温阴雨天气比较多,物候上已经不像以往是寒燥为主,而是以寒湿为主了,这样的天气首先一定会影响脾胃,导致食欲不振、腹胀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出现脚部肿胀的情况。更重要的是影响关节。当寒湿沿经络附着在关节的时候,会出现关节麻木、重浊、肿胀、屈伸不利等情况,所以要注意脾胃和关节的养护。
寒邪为患,一定要注意保暖,特别对与老年人和耐寒能力较差的人,若忽略养生保健,极易受到寒邪侵袭,引发多种疾病。因此,老年人要想平安度过后续的秋冬,寒露就必须开始注意保暖,寒露后穿衣服最好厚薄搭配,以保暖为主,“不穿单衣”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。研究认为,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,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强。特别寒露后,关节是最注意要防寒的,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,膝关节最怕冷。在秋冬季节,不仅温度低,还时常伴有寒风,短短几分钟,寒风就会侵袭未受保护的膝关节,使其受寒。尤其是人过中年,产热能力降低,如果不及时穿上秋裤,导致下肢回流血液温度降低,还会影响腿脚甚至全身的营养、生理状态,所以这个时候的穿衣,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,一切以自己的体感为度,想穿就要穿。
中医认为,头为一身之主宰,诸阳所会,头部受到冷风吹袭,很容易引发感冒、鼻炎、头痛、三叉神经痛等,寒露后一定要注重头部保暖,当然不是指所有人都要带帽子,但可以每天清晨应梳头百余次,使头皮微热,这样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,促进诸阳上升,气血不衰。寒露开始要保养体内之阴精、收敛体内的阳气。起居方面,要注意调整睡眠时间,早睡早起,坚持适宜的锻炼,调养肺气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“朝朝盐水,晚晚蜜汤”。白天喝点盐水,晚上则喝点蜜水,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,还可以起到润肺、养肺的作用。如果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腹泻,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,使用艾灸对准神阙穴(肚脐),进行施灸,以有温热感为宜。